第182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果不其然,他拒絕九錫的事情傳出,舉國稱讚。
取而代之的是一大堆其他各類官職的加封兼任,宋青書則趁這個機會大肆安排提拔自己的心腹親信,權勢比賈似道最巔峰時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臨安和諸女過了一段神仙般的子,蒙古那邊再次傳來消息,唆魯禾帖尼得知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死訊不由大怒,親自出山臨朝稱制,將蒙古之前留在西方諸國震懾當地的朮赤系、察合臺系諸王軍隊紛紛調了回來。
原本朮赤系和察合臺系諸王是不願意回來的,但意識到帝系凋零,他們有機會奪得全蒙古大汗的位置,一個個改變了主意。
經過數月的休養生息,蒙古帶著最後的數十萬鐵騎南下,頭一站依舊是攻打西夏。
宋青書早已提前得到了消息,與木婉清、李清等人商議好對策,因為上一次西夏被鐵木真已經打殘了,如今硬碰硬肯定沒有出路。
於是主動投降蒙古,蒙古素來善於招降敵人,驅使作為僕從軍,如今正值力量空虛用人之際,所以對西夏的投降大為高興,破天荒地給予了西夏皇室極高的待遇,依舊保留自己的力量,當然,西夏有義務給蒙古提供後勤補給,同時也需要派軍隊參與蒙古接下來的軍事行動。
西夏立國百年,和宋朝也征戰了百年不分勝負,這麼快投降讓南宋朝野上下極為震動。
不過更震動的事情還在後面,蒙古收服西夏過後,直接揮軍東進,攻擊金國。
蒙古人在水上雖然戰鬥力菜雞,但在陸地上,他們依然是天下無敵,金國軍隊經過苦戰,還是節節敗退,甚至還丟失了關中重鎮長安。
不過女真人骨子裡也是戰鬥民族,祖上的戰鬥基因漸漸甦醒,金國國家機器開動以後,以潼關、黃河為防線,數次擊退蒙古的進犯,讓其再也不能前進一步。
南宋朝野上下主觀點是看兩國狗咬狗,畢竟不管是蒙古也好,金國也罷,都是他們的世仇,相對來說,對金國的仇恨還要深一些。
不過接下來蒙古的作讓南宋朝野上下坐不住了,他們故技重施向南宋借道,要繞開金國潼關黃河防線。
宋人也不傻,他們是想看到蒙、金相持,最好耗幹每一滴血,當然不會借道。
誰知道蒙古本不等南宋答應,直接攻破漢中,由上庸線進入南陽,繞到了金國腹地,金國人倉促應戰,大敗而歸。
因為蒙古的攻擊,再加上南宋朝野有識之士擔心亡齒寒,宋青書終於有了出兵的理由。
本來如果沒有他存在,南宋朝廷雖然憤懣,但多半最後會息事寧人,但如今有了宋青書這種戰神級人物,再加上之前數次大勝,南宋的桿也硬了許多。
於是宋青書親率大軍北上,暗中與金國歌璧姐妹聯繫,溝通金國忠義軍諸將,兩國的軍隊完美地合作了起來。
再加上西夏軍隊突然反水,一場決戰打下來,蒙古主力被徹底消滅,舉世皆驚。
南宋這邊的朝廷原本派宋青書率軍北上只是打算讓他延緩一下蒙古進攻步伐,稍微幫助一下金國,讓勝利的天平重新平衡,可哪知道他不聲不響搞了一個大新聞。
蒙古主力被殲滅,西夏又向宋青書投降,如此不世之功,宋青書真的已經到賞無可賞的地步了。
這次又有人提出給宋青書加九錫,再也沒有任何人反對。
朝廷正式的封賞下來,宋青書加九錫,入朝不趨,參拜不名,劍履登殿。
朝廷有識之士知道這對於皇室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信號,畢竟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但宋青書如今權傾朝野,數次大勝過後,在全天下又有著極高的威望,甚至連黃蓉和他之間的事情大家都不覺得有什麼了,反而覺得黃蓉佔了便宜,一個個都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
而且宋青書手中直接間接控制的地盤不亞於南宋,無數軍隊效忠於他,因此南宋很多家族、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什麼,但大勢如此,大家也無可奈何,甚至不少人開始主動向他投靠效忠。
畢竟從龍之功實在太誘惑,其他時候也許還有抄家滅族的風險,但如今宋青書已經是南宋事實的皇帝了,還能有什麼風險?
在這個趨勢之下,哪怕最忠於趙宋的大臣、家族也紛紛像宋青書拋出橄欖枝,畢竟誰都有家有室,有自己家族的利益要考慮。
在這個前提下,宋青書又找了個機會北伐金國,又取得了一場大勝,收復了汴京,舉國沸騰,大宋積弱多年,什麼時候這麼威風過?而且收復汴京也不知道是多少人的心願!
阿九、夏青青帶領金蛇營,周芷若帶著揚州綠營,楊妙真帶領紅襖軍徹底併入南宋,但明眼人都知道她們聽命於誰。